发布时间:2024-07-23
◎本报记者 陈 曦
通 讯 员 张 扬 孙 鑫
近日,在天津港集装箱货物查验场地上,天津新港海关的工作人员柴陆路正在对申报品名为“再生铝块”的货物进行现场检测。柴陆路拿着酷似手枪的检测设备,分别将设备前端的辐射检测窗口和元素检测窗口对准货物表面,轻扣“扳机”,不到3分钟,设备显示屏上便清晰显示出货物的放射性检测结果和金属元素种类、含量。
这款被海关关员们称为“神枪”的口岸检测设备,全称为“手持式再生金属分析仪”,是由天津海关研究开发的再生金属元素含量定量检测设备。该设备不仅便于携带,而且能够准确筛查放射性、检测金属元素含量,可应用于口岸进口集装箱货物中再生金属原料的放射性和元素含量的检测。这也是全国首个可应用于口岸货物监管的便携式再生金属元素含量检测设备。
随着口岸贸易量的持续攀升,较长的实验室检测用时与口岸快速通关要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在传统口岸检测模式下,海关关员需要携带光谱仪、便携式γ能谱仪和表面沾污仪等多台设备以应对不同类型的查验工作。部分进口货类受限于检测设备的准确度,难以当场出具结果,需要送海关实验室检测。
“过去,检测化学成分需要实验室工作人员对口岸送检样品进行制样,使样品满足标准要求的检测条件后才能上机测试。从送样、制样再到上机测试,整个过程平均需要5天左右才能出具报告,由此产生的仓储和物流费用对企业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支出。”天津海关课题组主要科技人员孙鑫介绍说。
天津海关科技人员应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采用焦点移动光路设计理念,研究开发聚焦透镜微电机驱动模块用于该设备,实现设备1秒钟内对被测样品表面高达1000次的激发,以采集尽可能多的货物信息,提高仪器检测精密度和准确度。
不仅如此,设备首次将元素分析与放射性检测相结合,内嵌多套神经网络算法模型,自动将检测数据与再生金属原料标准样品库、标准限值数据库等进行比对,快速、准确地完成铜、铝、铁等多基体再生金属化学成分和放射性污染物的检测,填补了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有了‘神枪’的帮助,进口再生金属的检测效率可谓是一日千里,单次元素检测仅需3秒钟,α、β表面污染检测每点仅需2至3分钟,γ周围剂量当量率检测每点仅需100秒。”柴陆路介绍,“借助这台设备,铜、铝、铁等多基体再生金属化学成分和放射性污染物均可以当场出具检测结果。检测效率提升的同时,还为降低进口再生金属原料实验室送检比例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方案。这一升一降,无论是时间还是成本,企业都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据悉,目前该设备已在天津、南宁、广州等地的5家实验室对129批样品进行了比对验证,结果表明使用该设备检测的主要金属含量结果与实验室采用经典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性高,相对误差满足标准要求。
天津海关科技处处长后璞说,下一步,天津海关将在智慧海关建设和“智关强国”行动中持续发力,不断加强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攻关,通过科技装备智能化,不断提升口岸智能监管水平,为守护国门生态安全提供坚实的科技支撑。
原载于《科技日报》
原文链接:
http://digitalpaper.stdaily.com/http_www.kjrb.com/kjrb/html/2024-07/23/content_575089.htm?div=-1